近年來,青陽縣新河鎮以“三變”改革為抓手,以精準脫貧實現同步小康為目標,按照“三變+”的發展思路,通過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土地流轉、合作社抱團發展等措施帶動貧困群眾增收,使貧困戶更多分享開發收益、共享“三變”改革紅利。
當前,國內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位于新河鎮十里崗村的金雞園生態農莊逐漸對外開放營業,也漸漸地忙碌起來了...
金雞園生態農莊里,幾名工人在進行農莊日常管理,今年52歲的貧困戶林國兵便是其中一位,他的任務是負責農莊內蔬果大棚的日常看護。他住在十里崗村光榮五組,這百畝農莊中就有他家的1畝多土地,2015年流轉后,他就開始在這里干活。林國兵說:“以前種莊稼只能勉強維持家庭生活,現在農忙時在家種莊稼,農閑時去金雞園生態農莊上班。在家門口就能上班掙錢,還能顧家,每年還領兩萬多元的工資,種植、掙錢兩不誤。”。
2015年,金雞園生態農莊與十里崗村簽訂土地流轉協議,從十里崗村流轉了300多畝土地,用于建造金雞園生態農莊,其中,涉及貧困戶5戶土地18.5畝,每畝每年租金500元。年底,青陽縣金雞園生態農莊正式建成。這是一家集生態親子樂園、徽派特色美食餐飲服務、CS及多項游樂設施和特色婚慶基地為一體的“四合一”創新型綜合生態農莊。2017年,金雞園進一步擴大經營范圍,在生態農莊內興建民宿,發展民宿經濟,同時還成立現代化生態農業合作社——青陽縣原野蔬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從事大棚種植,主要種植西瓜、水果黃瓜、圣女果、香瓜、火龍果等一系列蔬果。
基于公司良好的發展前景,為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18年,楊梅橋村利用集體產業扶貧項目資金59萬元嫁接原野蔬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用于投資新建部分大棚和改造部分民宿,該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增收4萬元以上。同時,楊梅橋村村委會將民宿修繕項目租金的百分之五十量化給39戶貧困戶101人,量化貧困戶股份5900股,發放股權證書,每年帶動全村39戶貧困戶增收1萬元。楊梅橋村還與合作社達成協議,保證本村貧困戶優先在該合作社就業。金雞園生態農莊負責人伍福生拿出去年的支出賬單,僅人工費一項支出就有20余萬元。 “生態農莊目前在楊梅橋村和十里崗村雇了多名貧困戶作為固定工人,農忙時,還需雇用一些臨時工?!蔽楦If,種植合作社到了豐收的季節,雇傭貧困戶的人數還將大大增加。
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農民要富,貧困戶更要富。必須充分挖掘農村農業內部增收潛力,用好各項扶貧政策,開發農村一、三產業增收空間。新河鎮以貧困群眾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為突破口,建機制、補短板、兜底線,用鄉村“三變”為全面深化改革破題?!叭儭备母镞^程中,該鎮始終堅持以群眾為中心、企業為龍頭、項目為載體、股權為紐帶,做到“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拓寬貧困戶外部增收渠道,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