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17時,涼山州喜德縣與冕寧縣交界處發生森林火災。喜德縣和冕寧縣境內均有火線,火場地勢陡峭,當前東南風4至5級,因受地形影響,火場風向多變。8日11時45分,火場突起大風,滅火人員暫時撤離火場,待風力減弱時撲打。(5月8日 鳳凰網)
涼山木里森林火災發生大面積山火。其中,西昌森林火災吞沒了19名撲火人員,19個鮮活生命犧牲,過火面積1000多公頃……這是3月30日四川涼山州西昌市森林火災后的慘重一幕。而就在一年前,涼山州木里的另一場大火,奪去了31人的生命,現在涼山州又發生火災,讓人驚呼不已。
森林火災具有突發性強、危害性大、撲救困難等特點。發生大的森林火災,不僅毀壞森林,使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產生活受到影響,還破壞森林生態系統、毀壞人類文明。
兩次火災如此相似,引發輿論集中發問,火災悲劇為何一再上演?如果說,風向突變、風力陡增,撲火人員避讓不及是客觀自然環境的原因,那火情的日常監測、撲救的專業水平和事發后的應急保障,則有很大主動作為的空間。同一地點,類似火災,連續出現如此巨大的犧牲,令人扼腕,發人深思。
十年難育一棵樹,星火能毀萬畝林。森林生態系統一旦遭到破壞,常常需要幾十年或者上百年的時間才能恢復,有的甚至無法恢復。歷史和現實警示我們:森林防火當警鐘長鳴、常抓不懈。因此,要時刻繃緊防火這根弦,扎實落實各項措施,確保打贏春季森林防火攻堅戰。
“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從來不是一句空話,我們要深刻總結近期多起森林火災造成人員傷亡的教訓,進一步壓實各方面各環節責任。一方面,要深入排查隱患,加強監測預警,堅決遏制重特大森林火災發生;另一方面,要全面回查,發現問題,查明原因,該處理的處理,該問責的問責,以強有力的措施喚醒責任意識,推動主體責任落實。希望悲劇不要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