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峽文化扶貧:構建鄉村精神家園
2019-01-11 15:00:00  來源:寧夏日報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 &nbs

  

  威風鑼鼓。 本報通訊員 曹文德 攝

  

  花甲老人玩樂隊。 本報通訊員 李鵬 攝

  1月7日下午,在青銅峽市第十屆群眾文藝百花賽上,峽口鎮居民馬曉燕、李淑琴表演的小品《不靠低保》風趣幽默,引發臺下群眾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和歡笑聲。在兩天的比賽中,500余名群眾奉獻出34臺形式多樣的節目,釋放著脫貧攻堅的智慧與豪情。

  青銅峽市大力實施文化扶貧戰略,特別是面向移民群眾開展幫農民培訓、幫致富謀劃、幫深化創建、幫學法尊法、幫改善環境、幫隊伍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六幫”活動,扶志、扶智、扶德、扶勤并舉,以內生動力促進移民精神和文化脫貧。

  心若安處是故鄉

  在葉盛鎮稻香園小區的家中,陽光穿過窗戶曬在身上暖洋洋的,劉宗杰伴著唱機里的秦腔,瞇著眼睛嫻熟地拉著二胡,不時跟著吼幾聲,恬靜淡逸的冬日時光頓時變得“豪情萬丈”起來。

  “俺打八歲起就在驢背上吼秦腔,一唱就是多少年。”除了在家自娛自樂,劉宗杰還喜歡招呼三五票友,前往鎮上的綜合文化站拉開陣勢排演,參加社火展演,在黃河岸邊的新家園里過足了戲癮。

  2017年夏季,劉宗杰等104戶西吉貧困群眾搬遷到青銅峽定居。

  “樓房里壁掛爐、馬桶、地板磚都裝好了,我們搬了些家具就住進去了。”劉宗杰回憶,他家4口人,只掏了1.2萬元就住上了這套88.32平方米的房子。

  搬到新家后,劉宗杰每年能拿到1200元的土地流轉收入、4000元的奶牛肉牛托管費、1000元的取暖補貼,去年打工收入將近4萬元。

  現在,劉宗杰坐車到青銅峽市區只花十幾分鐘,去吳忠市區也只需20分鐘左右。新家離高速路口也不遠,去銀川、寧東打工,幾個人拼車當天就能往返。便捷的交通給他外出務工帶來很多便利。

  閑暇時,劉宗杰喜歡去鎮上的綜合文化站轉轉,在那里唱唱紅歌、吼吼秦腔,心里特別痛快。

  葉盛鎮綜合文化站建筑面積780平方米,內設集郵活動室、書法活動室、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等多個功能室,外設籃球場、羽毛球場,向全鎮群眾開放。

  今年,葉盛鎮將整合土地104畝,供移民群眾種糧種菜;建立30多個蔬菜溫棚,移民種植還將獲得補助;提供10余輛后貨架電瓶車,方便移民做生意所用。“您考慮下,自己到底適合干啥?”葉盛鎮稻香園社區黨支部書記何歡告訴劉宗杰,當地政府提供多渠道幫扶方式,讓移民選擇最契合自身實際的脫貧產業。

  獲益于各項扶貧政策,劉宗杰的收入水平節節攀升,文藝技能也有了用武之地,他在這里收獲到心靈上的安寧,他鄉已是故鄉。

  扶貧先扶精氣神

  運球、傳球、起跳、投籃……辭舊迎新的冬日,青銅峽市邵崗鎮首屆移民村農民運動會在同樂村啟動,同樂村隊首場迎戰華能寧夏大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隊,雙方球員分著黃藍球衣,逐球奔跑,閃轉挪移間施展著一個個漂亮動作。整場賽事節奏流暢、高潮迭起,圍觀人群中不時爆發出一陣叫好聲。

  當天的賽事有籃球、拔河兩個項目,200余人參賽,賽場就是剛剛落成的標準籃球場。

  “村里一次就建成兩個籃球場、一個文化長廊、一個綜合文化中心,總共花了200萬元。”同樂村黨支部書記楊萬福說,在本次運動會開幕式上,華能寧夏大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等文明共建單位還向同樂村捐款數十萬元,用來添置各類文體器材。

  “在老家那會兒,只能在土場子上打打籃球,踩得塵土飛揚。”看著鄉親們在嶄新的球場上盡情揮灑球技,黃色標記線鮮艷醒目,村民馬俊文不免心生感慨。2014年,鄉親們搬遷到同樂村后,總算耍上了水泥籃球場,然而場地小讓他們難以放開手腳,“沒劃線”也讓他們難以打上一場規范比賽。

  在本次運動會上,馬俊文帶領本村籃球隊對陣其他4支球隊,嶄新的標準籃球場為他們爭鋒提供了舞臺。“一定要拿個好名次!”馬俊文相信會在新賽場上秀出球隊的最好水平。

  楊萬福告訴記者,同樂村鄉親閑暇時喜歡打籃球,特別是寒假期間,學生、農民工陸續回家團圓,打籃球的人就更多了,村內籃球場不能滿足需求,不得不“蹭”臨近小學的籃球場。現在好了,兩個標準籃球場落成,難題解決了。

  籃球賽事正酣,拔河場上也扣人心弦。選手們一個個咬緊牙關,不到最后一刻絕不松繩,洋溢著拼搏不息的奮斗精神。

  邵崗鎮黨委書記王成說,群眾文體活動多了,打牌、喝酒、賭博這些壞風氣就少了,正能量激發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脫貧攻堅的干勁。

  2018年,同樂村村民依托奶牛、肉牛托管項目,每戶每年穩定獲得托管收益4000元。積極落實人均一畝地流轉項目,現已流轉土地6174畝,村民既能拿到流轉費,又獲得了在家門口務工的機會。在10余家金融服務部門的幫助下,200戶群眾獲得900萬元扶貧貸款,為自主創業引來金融活水。幫扶單位組織各類勞務輸出數萬人次,村民們得以奔赴銀川、寧東等地務工,實現穩定就業。

  2018年,青銅峽市同興、同進、同富3個移民村達到脫貧標準,預計移民人均收入達到6928元,累計脫貧退出2164戶9763人。

  扶貧先扶精氣神。青銅峽市以“富腦袋”帶動了“富口袋”,“搬得出、穩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的目標正在黃河岸邊一步步實現。

  1月7日下午,在青銅峽市第十屆群眾文藝百花賽上,峽口鎮居民馬曉燕、李淑琴表演的小品《不靠低保》風趣幽默,引發臺下群眾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和歡笑聲。在兩天的比賽中,500余名群眾奉獻出34臺形式多樣的節目,釋放著脫貧攻堅的智慧與豪情。

  青銅峽市大力實施文化扶貧戰略,特別是面向移民群眾開展幫農民培訓、幫致富謀劃、幫深化創建、幫學法尊法、幫改善環境、幫隊伍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六幫”活動,扶志、扶智、扶德、扶勤并舉,以內生動力促進移民精神和文化脫貧。

  心若安處是故鄉

  在葉盛鎮稻香園小區的家中,陽光穿過窗戶曬在身上暖洋洋的,劉宗杰伴著唱機里的秦腔,瞇著眼睛嫻熟地拉著二胡,不時跟著吼幾聲,恬靜淡逸的冬日時光頓時變得“豪情萬丈”起來。

  “俺打八歲起就在驢背上吼秦腔,一唱就是多少年。”除了在家自娛自樂,劉宗杰還喜歡招呼三五票友,前往鎮上的綜合文化站拉開陣勢排演,參加社火展演,在黃河岸邊的新家園里過足了戲癮。

  2017年夏季,劉宗杰等104戶西吉貧困群眾搬遷到青銅峽定居。

  “樓房里壁掛爐、馬桶、地板磚都裝好了,我們搬了些家具就住進去了。”劉宗杰回憶,他家4口人,只掏了1.2萬元就住上了這套88.32平方米的房子。

  搬到新家后,劉宗杰每年能拿到1200元的土地流轉收入、4000元的奶牛肉牛托管費、1000元的取暖補貼,去年打工收入將近4萬元。

  現在,劉宗杰坐車到青銅峽市區只花十幾分鐘,去吳忠市區也只需20分鐘左右。新家離高速路口也不遠,去銀川、寧東打工,幾個人拼車當天就能往返。便捷的交通給他外出務工帶來很多便利。

  閑暇時,劉宗杰喜歡去鎮上的綜合文化站轉轉,在那里唱唱紅歌、吼吼秦腔,心里特別痛快。

  葉盛鎮綜合文化站建筑面積780平方米,內設集郵活動室、書法活動室、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等多個功能室,外設籃球場、羽毛球場,向全鎮群眾開放。

  今年,葉盛鎮將整合土地104畝,供移民群眾種糧種菜;建立30多個蔬菜溫棚,移民種植還將獲得補助;提供10余輛后貨架電瓶車,方便移民做生意所用。“您考慮下,自己到底適合干啥?”葉盛鎮稻香園社區黨支部書記何歡告訴劉宗杰,當地政府提供多渠道幫扶方式,讓移民選擇最契合自身實際的脫貧產業。

  獲益于各項扶貧政策,劉宗杰的收入水平節節攀升,文藝技能也有了用武之地,他在這里收獲到心靈上的安寧,他鄉已是故鄉。

  扶貧先扶精氣神

  運球、傳球、起跳、投籃……辭舊迎新的冬日,青銅峽市邵崗鎮首屆移民村農民運動會在同樂村啟動,同樂村隊首場迎戰華能寧夏大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隊,雙方球員分著黃藍球衣,逐球奔跑,閃轉挪移間施展著一個個漂亮動作。整場賽事節奏流暢、高潮迭起,圍觀人群中不時爆發出一陣叫好聲。

  當天的賽事有籃球、拔河兩個項目,200余人參賽,賽場就是剛剛落成的標準籃球場。

  “村里一次就建成兩個籃球場、一個文化長廊、一個綜合文化中心,總共花了200萬元。”同樂村黨支部書記楊萬福說,在本次運動會開幕式上,華能寧夏大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等文明共建單位還向同樂村捐款數十萬元,用來添置各類文體器材。

  “在老家那會兒,只能在土場子上打打籃球,踩得塵土飛揚。”看著鄉親們在嶄新的球場上盡情揮灑球技,黃色標記線鮮艷醒目,村民馬俊文不免心生感慨。2014年,鄉親們搬遷到同樂村后,總算耍上了水泥籃球場,然而場地小讓他們難以放開手腳,“沒劃線”也讓他們難以打上一場規范比賽。

  在本次運動會上,馬俊文帶領本村籃球隊對陣其他4支球隊,嶄新的標準籃球場為他們爭鋒提供了舞臺。“一定要拿個好名次!”馬俊文相信會在新賽場上秀出球隊的最好水平。

  楊萬福告訴記者,同樂村鄉親閑暇時喜歡打籃球,特別是寒假期間,學生、農民工陸續回家團圓,打籃球的人就更多了,村內籃球場不能滿足需求,不得不“蹭”臨近小學的籃球場。現在好了,兩個標準籃球場落成,難題解決了。

  籃球賽事正酣,拔河場上也扣人心弦。選手們一個個咬緊牙關,不到最后一刻絕不松繩,洋溢著拼搏不息的奮斗精神。

  邵崗鎮黨委書記王成說,群眾文體活動多了,打牌、喝酒、賭博這些壞風氣就少了,正能量激發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脫貧攻堅的干勁。

  2018年,同樂村村民依托奶牛、肉牛托管項目,每戶每年穩定獲得托管收益4000元。積極落實人均一畝地流轉項目,現已流轉土地6174畝,村民既能拿到流轉費,又獲得了在家門口務工的機會。在10余家金融服務部門的幫助下,200戶群眾獲得900萬元扶貧貸款,為自主創業引來金融活水。幫扶單位組織各類勞務輸出數萬人次,村民們得以奔赴銀川、寧東等地務工,實現穩定就業。

  2018年,青銅峽市同興、同進、同富3個移民村達到脫貧標準,預計移民人均收入達到6928元,累計脫貧退出2164戶9763人。

  扶貧先扶精氣神。青銅峽市以“富腦袋”帶動了“富口袋”,“搬得出、穩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的目標正在黃河岸邊一步步實現。

責編:車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国产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视频| 免费极品av一视觉盛宴|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观看| 老少交欧美另类| 欧美亚洲日本视频| 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仙踪|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中文字幕黑人借宿神宫寺| 探花视频在线看视频| 男女性杂交内射女BBWXZ| 日日橹狠狠爱欧美超碰|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波多野结衣无内裤护士| 国内国产真实露脸对白| 八区精品色欲人妻综合网| ww在线观视频免费观看w| 色天天天综合色天天碰|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免费能直接在线观看黄的视频 |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观看| 亚洲va欧美va| 91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男女高潮又爽又黄又无遮挡|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羞羞的漫画sss| 无遮挡很污很爽很黄的网站| 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四虎4hutv永久在线影院|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