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沙灣縣大學生村官發揮“五個作用”,主動擔當起農村“五大員”,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引向深入。
發揮宣傳喉舌作用,擔當“政策法規宣傳員”。利用大學生村官身處農村一線的優勢,通過遠教課堂、村民大會、村村通大喇叭、宣傳欄、入戶宣講等多種形式,積極向廣大農村黨員群眾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精神,宣傳黨和國家的農村工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幫助農村黨員吃透“上情”、掌握“下情”、借鑒“外情”,從而更好地用好用活政策,切實使農民得到實惠。大學生“村官”協助所在村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方案,并用群眾喜聞樂見和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宣傳。
發揮傳幫帶作用,擔當“理論學習輔導員”。86名大學生“村官”充分發揮文化層次高、掌握情況多、與農民群眾接觸廣的優勢,首先通過自身學習,深刻領會了教育實踐活動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的主題,“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深刻領會了各級黨委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采取領讀領學、座談討論等方式進行集中學習,對廣大農村黨員干部進行理論輔導,為農村教育實踐活動增添了生機活力。目前,全縣大學生村官已帶領全縣農村黨員集中學習150余次,組織開展座談討論80余場。
發揮“潤滑劑”作用,擔當“矛盾糾紛調解員”。以“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落實為契機,各鄉鎮的村黨支部為大學生村官劃分責任片區,做到了包點到片(巷),聯系到戶。向書本學習涉農法律法規,向優秀村干部學習處理民事糾紛的方法,俯下身子教育、疏導和化解群眾矛盾,做到人人共創和諧農村。截至目前,全縣86名大學生村官人人都有責任區。大學生村官通過走訪入戶,掌握包片住戶的基本情況、人員結構、家庭狀況、經濟來源、社會活動、社情動態,了解農村矛盾糾紛的“熱點、難點”問題。
發揮信息傳遞作用,擔當“村情民意調查員”。大學生村官們立足村情,通過走訪座談、實地查看等方式深入農戶家中,深入田間地頭,了解生產生活狀況,掌握廣大群眾的所需、所盼、所思、所愿,記民情日記、建群眾需求檔案,撰寫調研報告,征求其他群眾對本村發展的意見、建議及對村“兩委”班子成員在“四風”方面的問題,及時向村“兩委”反映并督促解決。組織開展“民主議政日”活動,指導村民代表參與商討解決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擔當“排憂解難服務員”。大學生村官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真心實意為群眾排憂解難,爭當群眾的服務員。結合春耕生產,大學生村官聯系縣農技中心,將有關春耕生產的信息匯編成資料發給農民群眾,聯系生產資料供應部門為農民選種、備肥。目前,全縣大學生村官為農民群眾發展生態農業當參謀200余人次,真正達到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群眾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