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鄉村筑夢人同臺亮相央視《開學第一課》
2023-09-08 16:56:00  來源:鄉村干部報  作者:李慧;朱秀霞;任曉燃;艾培  
1

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今天魏巧也來了。魏巧是80后,我也是‘80后’,我82周歲。”9月1日,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大型公益節目2023年《開學第一課》,如約與全國青少年觀眾見面。82歲的時代楷模、農技專家趙亞夫亮相,講述筑夢鄉村故事。與他一起亮相的,還有同樣致力鄉村振興的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鎮江永興農機機械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魏巧。

  今年《開學第一課》節目組的“實景課堂”,設置在江蘇省句容市戴莊村白沙自然村和鎮江新區潤果農場。趙亞夫向全國觀眾講述了他60多年扎根農村一線的故事。2001年退休后,趙亞夫帶領江蘇省句容市戴莊村創新發展生物多樣性農業,把一個貧困村建設成為殷實的全國文明村。30多年來,他帶領的團隊累計推廣新品種新技術350多萬畝,幫助農民增收近300億元。2021年,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趙亞夫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稱號。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鎮江,與趙亞夫進行交流。魏巧在《開學第一課》上說,那一幕,是她返鄉投身農業的“機緣”。2017年4月,魏巧和丈夫孫振中分別辭去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大學的工作,回到家鄉2萬多畝的農田上,探索出一條數字化引領的現代農業管理模式。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與魏巧面對面交流,稱贊“像魏巧這樣的同志到農村去,很好!”

  在節目最后,趙老坐在戴莊村荷塘邊,對全國觀眾動情地說:“只要我們肯吃苦、肯堅持,我們就一定能夠把我們的農業搞好,早早地實現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他和魏巧分享的鄉村筑夢故事,不僅感動了全國青少年,也讓全國各地鄉村干部備受啟發。

  反響>>>

  同一堂課,同一片初心。本報記者邀請了三位鄉村干部,請他們分享聽了這一堂課的所感所得。

  上好趙老給我的每一堂課

  江蘇省句容市戴莊村黨委副書記 桂榮

  9月1日晚上,我陪著孩子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電視中,趙老向觀眾娓娓道來扎根鄉村、帶領村民致富的故事。這些故事,我很熟悉,因為我是參與者、見證者,更是受益者。

  戴莊村曾經是鎮江市最窮的村之一。村子位置偏僻,村民按照傳統方式種稻種麥,在崗坡地上種點山芋玉米,年人均收入3000元,村集體不僅沒有分文積累,還欠賬80萬元。當時我家經濟條件也很差。

  60歲的趙老退休后,來到我們戴莊村,說戴莊村生態環境保持得特別好,適宜發展有機農業。啥叫有機農業?我們壓根不知道。他動員我們,說按照他教的方法栽培,結出來的桃子能賣到3元一斤。我們笑了,“趙老師你別開玩笑了,我們這里桃子3斤才賣1元錢。”

  趙老肯定地說,“你就按照我教你的方法種,賣不出那價錢,我賠你。”我們將信將疑種了幾畝地。他每周來村里幾次,手把手教大家種桃。等桃子熟了,一嘗,天哪,可真甜!那年,戴莊的桃子每斤賣到了5元,被一搶而空。

  “要致富,找亞夫,找到亞夫準能富”也在我們當地流傳開來。自從跟著趙老種桃子后,和大多數村民家一樣,我家在城里買了商品房,整修了村里的老房子,換了小轎車,日子越過越紅火。而戴莊村,在趙老帶領下,如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現在我擔任村黨委副書記一職。這么多年,趙老的言傳身教對我影響很深。趙老40歲學習日語,60歲鉆研電腦,70歲走進從未涉足的蔬菜領域……不斷增強服務“三農”的本領。我要學習他刻苦鉆研、改革創新的精神,要像他一樣,做村民的貼心人。

  從“第一課”回望駐村初心

  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江塘鄉大塘村駐村第一書記 付曉峰

  駐村工作6年多來,因為忙于村內事務,無數次忘記和閨女的約定。今年閨女已進入初三的關鍵時期,前幾天和她約好,一起看《開學第一課》,一起看趙亞夫和魏巧的鄉村振興故事。

  這次我沒有失信。趕到家中時,《開學第一課》剛開始。看著趙老在電視里的深情講述,欽佩之情油然而生。趙老扎根基層多年,堅持服務“三農”,幫助群眾增收致富,不愧為“時代楷模”。回望自己駐村初心,愿望也是樸素而平凡,就是幫助鄉親們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幫鄉親們共富。

  在趙老的講述下,我的思緒回到6年前。2017年10月,全國脫貧攻堅進入關鍵階段,為響應組織號召,我主動報名,被選派到太湖縣紅星村參與扶貧工作,駐村工作后,堅持一家一戶摸實情、講真情、定實策,與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實打實幫扶,摸準了群眾的脈搏,貼近了群眾的心窩,不僅駐村,更做到了“駐心”。經過近一個月深入走訪全體農戶,我真正理解群眾的所思所盼所想。找準癥結,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從強班子、帶隊伍開始,堅持抓項目、興產業等,努力改變紅星村貧窮落后局面,到2021年6月我離任時,紅星村組織建設有力,基礎設施完善,產業蓬勃發展,人均收入大幅提升,140戶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獼猴桃特色產業、文旅融合民宿項目致富帶富成效顯著,群眾幸福感滿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后,我又主動請纓,積極投身鄉村振興,被組織選派到太湖縣大塘村,始終保持初心,引人才、強發展,美環境、護生態,潤民心、促和諧,打造和美村莊。

  用腳步丈量基層熱土

  海南省三亞市海棠區海豐村主任助理 米文君

  9月1日晚上8點,我陪著村里的小朋友們收看《開學第一課》。當看到82歲的趙老,以奮斗者的第一視角講述自己60多年來扎根鄉村、帶領百姓致富的奮斗歷程時,我內心激動不已。半個月前,我參加了海南省三亞市海棠區在南京舉辦的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有幸見到趙老本人。無論是在現場聆聽他上課,還是在電視中聽他講述奮斗歷程,我都被他扎根鄉村、一心為民的精神感染著、動容著。

  我是鄉村這本無字書的初學者,是三亞市海棠區2020年選調生,現在海棠區海豐村擔任主任助理。我所在的海豐村,依山傍海、沿河而建,是美麗的椰子洲島所在地。全村總戶數292戶,戶籍人口1409人。這幾年,海豐村以獨特的自然資源為優勢進行耕作及近海養殖,同時瞄準鄉村旅游需求,通過出租閑置裸露土地收取租金,積極引進和發展民宿、跳傘、全地形越野車等項目,為村民提供良好就業機會。同時,吸引人流,帶動村莊其他產業的發展,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在鄉村治理方面也作了積極探索,獲得“海南省衛生文明村”等稱號。但是我們村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短板,如失地農民數量大,村民再就業意愿低,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等。

  解答鄉村發展難題的最好辦法,就是要像趙老一樣,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趙老每年有200天以上的時間忙碌在田間地頭。作為年輕干部,我們要用腳步丈量基層熱土,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行而不輟,才能在基層歷練中扎根破土,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本報記者 李慧 朱秀霞

  實習生 任曉燃

  通訊員 艾培

責編:鄉村干部報編輯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看片淫黄大片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麻绳紧缚奴隷女囚| 最近中文字幕2018中文字幕6| 国产第一导航深夜福利|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欧式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久久精品无码aV| 青娱乐手机在线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www.好吊妞| 欧美黑人xxxx猛战黑人| 国产精品第一页第一页| 亚洲一级免费视频| 91抖音在线观看| 日日婷婷夜日日天干| 天天草天天干天天| 人与禽交zozo|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欧美成人伊人十综合色| 国产日韩欧美高清|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美女黄频a美女大全免费皮| 影音先锋男人看片资源| 亚洲黄色网址大全|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最新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福利一区二区免费看| 中文japanese在线播放| 男人天堂网2017| 成人深夜福利视频|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三级一级片| 国产不卡在线观看| jizz国产丝袜18老师美女| 欧美成人免费tv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