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第一書記李晉軍(左二)同北留鎮西封村村民探討古村落如何發展旅游
七戶農民的怨氣連著黨建
2012年,北留鎮南留村委會給七戶農民規劃了宅基地,卻因一位農民長期耕種土地,就修路一事始終未能達成共識。村委會幾次規劃、施工,幾次遭到阻攔。道路不通,七戶居民的出行就極不方便。本來是好心給農民解決安居問題,沒成想,雨季和雪天的泥濘倒增加了百姓的怨氣。
2017年,李晉軍赴南留村任第一書記,他決心從這樁長期懸而未決的棘手事情開始夯實黨建之路。
為了鋪平這條民生路,早日化解鄉鄰的矛盾,李晉軍挨家挨戶走訪了解情況。最終,一趟趟的辛苦沒有白費,他和鎮領導一起協調解決了這個難題,七戶農民走上了一條平坦寬敞的出行路,也過上了舒心的小日子,這個村的事情也變得好解決起來。
南留村地處鎮區,周邊有九女仙湖景區和陽城國際發電廠,經常有游客逗留。村里衛生環境不佳,村委會大院雜草叢生、混亂不堪;村委會辦公樓內,墻壁布滿涂鴉,辦公桌椅破舊,玻璃爛了無人換,廁所臟了無人掃。
“衛生環境是一個村的臉面,村容村貌反映了村莊的精神氣質,就像一個不修邊幅、邋里邋遢的人,大家愿意接近他嗎?”李晉軍帶領黨員干部清理村委會大院,補植花草樹木,粉刷房屋和院內外墻壁,換置破損玻璃,配置辦公桌椅,重新裝修黨建活動室和會議室,安排人員定時清掃衛生,村容村貌開始煥然一新。
接著,李晉軍和村“兩委”制定了黨員“身份公開”“黨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和“制度公開”規則。“五公開”的陽光工程,揭蓋見底,可視透明,使黨員干部清清白白做事,讓廣大群眾明明白白放心。
李晉軍踏實、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贏得了村“兩委”干部和南留村群眾的信任。在他的感召下,黨支部一班人積極投身“聚民智、繪藍圖、謀發展”的行動中,他們設計南留村黨建工作手冊,更新學習內容,狠抓黨員素質提升;開展全村環境大整治,修建文化墻100余米;投資800萬元擬修建居民住宅樓一棟,目前審批手續、招標都已完成,準備動工;南留村的黨建和民生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
“龍口奪食”中的口舌事件
北留鎮西封村是一個故事滿滿的古村落,現存有規模較大的唐代玉皇廟、范氏貞節牌樓、旗桿院、棋盤院、千年古松和眾多古槐樹群。
歷史故事多,現實事故也不少。2018年6月,兩戶農民因土地確權問題發生糾紛,一戶農民百般阻止另一戶人家收割麥子。時值“三夏”“龍口奪食”的節骨眼兒,著急的麥農找到鎮里大喊大叫,吵嚷著要見書記、鎮長。
剛到任西封村第一書記的李晉軍,正因為腰椎間盤突出在病床上躺著,聽聞村民鬧架的消息后,搭車火急火燎地趕到了鎮里。
見面后,李晉軍詳細了解了情況,說服兩位村民回村進行調解。忍著病痛,李晉軍在村委會辦公室苦口婆心地給兩戶農民擺事實、講道理。
一位村干部的家屬把午飯送來讓李晉軍在村里吃,還有一位村民心疼地說:“李書記,甭管他們了,你先去醫院治病吧。”
李晉軍匆忙吃下兩片止痛藥,一直調解到下午5點,終于把兩家的事情說好,讓機器開進地里及時收割了麥子。傍晚時分,他拖著疲倦的身體一瘸一拐地回到家里。
為了讓古村煥發光彩,李晉軍還與村“兩委”班子一起邀請村民代表,共同起草了旅游興村的發展方案。經過幾天幾夜的潛心策劃,李晉軍幫助村里做好了三年規劃和2018年工作計劃,進一步加強了制度建設和對“兩委”骨干的思想工作。同時,整治村衛生環境,督促村日常工作的開展,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
在西封村工作期間,李晉軍共解決了292戶群眾的退耕還林款和煤改氣款;為17人發放了往來款和多年拖欠的零工工資;協助執行5件執行案;化解了一起因土地糾紛引發的事件;為3名群眾提供了法律咨詢服務。
李晉軍感慨地說,基層工作既繁瑣又棘手,但基層好比大廈的基石。基石穩固,基礎扎實,所有工作就能順利推進,振興鄉村就不是一句空話。
蟒河鎮孔池村、北留鎮南留村和西封村——風停雨住云開見日,傾注了第一書記李晉軍莫大的心血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