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達拉特旗恩格貝生態示范園技術員劉雪芹近日開始了新一輪試種,這次種的是富硒y8高產小麥。
沙漠里能種地?恩格貝生態示范區位于庫布齊沙漠腹地,經過四十多年的治沙工作,植被覆蓋率達到了78%。15年來,恩格貝生態示范區在現代農業技術的加持下,已經成功試種蔬菜、瓜果、五谷雜糧、中草藥、花卉等300余種。
在展示中心,記者看到茄子、西紅柿、辣椒五彩斑斕一片,還品嘗到了香糯的玉米和可口的西瓜,不敢相信這樣的水土能種出這么好吃的東西?!捌鋵?,沙漠有著發展農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劉雪芹給記者科普,“這里沒有開發過,遠離工業,空氣、水和改良后的土壤都很干凈,而且有充足的光照?!?/p>
示范園的主要作用就是示范、引領,把標準化種植模式、好的品種、種植技術推廣給農牧民。2016年,恩格貝生態示范區開墾了100畝鹽堿地。在種了一輩子地的村民看來,這樣的地里絕對種不出莊稼。劉雪芹跟同事一起對鹽堿地進行了精細劃分,大部分土地先種玉米養地,剩下十幾畝肥力好的地種瓜果。秋收的時候,玉米畝產高達1200斤,瓜果特別香甜。這里也成為恩格貝開啟露地高效生態農業的試驗園田,從此,鹽堿地改良、生態種植的方法深入人心。
“示范推廣的難處在哪兒?”記者問。“可能是我們采取的種植方式比較‘極端’,不用化肥、除草劑和殺蟲劑。”劉雪芹說,而農民對于綠色種植轉型的認識還處于起步階段,對于化肥、農藥和除草劑的依賴很大。
拿除草來說,劉雪芹從不在試驗田中使用除草劑,只是每年進行兩到三次人工割草。“草是我們的寶貝。草和農作物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共生關系?!?018年春天,霜凍襲來,附近田地里的玉米發生了大面積凍害。而示范區基地的試驗田里,剛剛出土的瓜苗,在生態草的庇護下,只損失了20%?,F實證明了“與草共舞”是更適合恩格貝農業的生態模式。
“我想用自然的方式解決自然的問題。”關于蟲害,劉雪芹發現了苦豆子的妙用??喽棺幼鳛橐环N恩格貝常見的植物,不僅耐旱耐堿性強,生長快,還對蟲害、菌害等有抗性。經過多次試驗,她發現將苦豆鋪在種瓜的暖棚里,可以起到減少蟲害的作用??喽棺优菟蟀l酵形成的汁液則對改善土壤微環境極有幫助,澆在田地里能夠使土地更健康。
記者看到溫室大棚里的通風設備和自動化控制系統,很酷炫很現代化。劉雪芹補充說,除了溫室大棚,他們試種的還有土棚和露地?!皽嘏锏脑O備投入比較高,對農民來說成本壓力比較大,而土棚不需要采暖設備,用塑料和棉被就可以,這種做法讓普通農民也可以復制。”在劉雪芹看來,農業技術最重要的是讓農民受益。劉雪芹曾帶領過50多名農戶在恩格貝示范區進行試驗示范種植,如今很多農戶成了種植技術能手,還有成百上千名周邊農戶向她學習現代種植方式,然后在庫布其沙漠大大小小的綠洲里精耕細作?!拔覀冞@兒是一個開放的園區,經常會舉辦觀摩會、培訓會,農民都可以免費來學習?!币苑N植青貯玉米為生的白泥井鎮養殖大戶張龍,從示范區基地引進貝貝南瓜,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他說:“以前1畝地玉米也就收入500多元,現在貝貝南瓜1畝能收入3000多元?!?/p>
看著擺在面前的瓜果,劉雪芹感嘆,2008年,學農出身的她來到恩格貝工作,吃的最多的就是饅頭、土豆和大白菜,幾乎吃不上其他新鮮瓜果。而現在“地不分東南西北,時不分春夏秋冬”,恩格貝生態示范園培育出的高品質瓜果遠銷一線城市。這種反差,是一個沙產業的奇跡,也是劉雪芹等新農人的在沙漠里種地的野心和韌勁。
本報記者 周妍 劉瓊
實習生 裴詩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