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當地農民引進推廣農作物新品種,協助村里完成整建制農轉居人口統計和檔案整理,與首都醫科大學護理學院牽手紅色“1+1”為當地農民提供健康服務……北京市平谷區馬坊鎮的大學生村官滿懷青春的夢想,在為期三年的大學生村官生涯中積極投身于新農村建設,施展才華,建功立業,受到了當地干部群眾的稱贊。從2005年開始,在該鎮累計選聘的124名大學生村官中,有19人分別被評為市、區級優秀大學生村官,12人被選為村兩委干部;80名合同期滿大學生村官通過各種途徑實現再就業,其中有21人考入國家公務員或進入區內事業編。
在任期內,馬坊鎮的大學生村官何以能夠成為備受農民歡迎和愛戴的好“村官”?源于有一片適合他們施展才華、建功立業的土壤。
作為平谷區最早選聘大學生村官的試點鄉鎮,馬坊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大學生村官工作,關心大學生村官的進步與成長,為大學生村官干事創業架梯鋪路。一是從生活細節入手,統一安排大學生村官在鎮機關食宿,為每一位大學生村官提供了獨立的辦公室,配備了電腦、電話等辦公設備和衣柜、書架、插線板等日常用品,為大學生村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和保障。二是從鎮黨委主要領導帶頭講鎮情做起,鎮機關包村干部每人幫帶一名大學生村官,傳授農村工作方法,村書記、主任手把手帶他們參與村內各項工作,通過政策指導、信息引導和傳授方法等方式,幫助大學生村官熟知村情、鎮情,提高工作實踐能力,盡快進入工作角色。三是加強日常規范管理,鎮黨委、政府制定了以德、能、勤、績四個方面績效考核為核心的《大學生村官管理辦法》,每月進行一次績效考核,記入每人的業績檔案,作為年底評優的考核依據。四是根據年輕人的特點,設立“大學生村官活動日”,每月一次,每次一個主題,同時確定每周的星期二和星期四為健身日,在鎮政府辦公樓后辟出運動場地,配備了毽子、跳繩、羽毛球和籃球等體育用品,組織在鎮機關住宿的大學生村官在早上進行健身鍛煉,以此增強大學生村官的凝聚力、向心力、組織紀律性和團結合作精神。
生活上關心,工作上引領,業績有考評,極大地激發了大學生村官們建功新農村的熱情,自覺把到村任職作為歷練人生的重要機遇,用自己的青春和才華,為建設新農村和發展現代農業做貢獻,影響和培養當地越來越多的農民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圍繞農村經濟發展,一任又一任大學生村官充分利用各自的智力資源和社會資源,為農民增收致富搭建發展平臺,先后涌現出了“草莓天使”王麗娜、“奧運火炬手”杜雯、第一個大學生村官當選的村委會主任張健和北京市最年輕黨代表張嘯等一批先進典型。2006年到二條街村擔任大學生村官的王麗娜從市農科院等單位引進草莓新品種,從市發改委申請了150萬元的發展資金,幫助鄉親們建起了69棟溫室草莓園區,被鄉親們親切地譽為“草莓天使”;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的研究生陳娟來到梨羊村擔任大學生村官后,利用村里的土地優勢潛心進行中農大ND413超甜玉米推廣與營銷模式研究,在村里推廣種植甜玉米350多畝,每畝純收入達到了1000元以上;與陳娟同為校友的梨羊村大學生村官陸成田利用自己的知識、理念和專長,通過向老師咨詢,查閱相關技術資料,成功引進試種番茄新品種黑番茄,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亮點。
今年上半年,該鎮進行村委會換屆選舉,全鎮22個村的大學生村官任勞任怨,不辭辛苦,從宣傳動員、選民登記、數據錄入、信息上報到投票規則講解、代寫選票、唱票和計票,全程參與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為馬坊鎮在全區16個鄉鎮中率先圓滿完成換屆選舉工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小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該鎮周邊幾個村需要拆遷和整建制轉居。村里的大學生村官克服困難,加班加點撰寫和打印各種上報材料,積極協助村干部完成人口統計、檔案整理和一些后續工作。村干部普遍反映說,有了大學生村官做幫手,我們的工作就更好干了。